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

  行业资讯     |      2025-04-18 11:08

  Kaiyun平台 官方入口Kaiyun平台 官方入口‌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于4月2日发布,而当地最大的3D打印行业展会Rapid+TCT 2025则于不久之后的4月8日-10日举办,中国有多家企业参加。在关税政策的大背景下,国际参展商的行程无疑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也成为许多对话背后的驱动力。本期内容,3D打印技术参考带来该展会基本情况。

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图1)

  尼康SLM Solutions和EOS等公司明确表示,当前的形势正在加速对本土生产零部件的需求,尤其是在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尼康SLM Solutions表示,他们在美国的生产是为了应对新关税,这使他们能够获得新合同。与此同时,EOS仍然扎根于美国军事采购领域,这一地位已保持多年,随着西方政府推动在岸制造并减少对国际制造业(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依赖,这一地位只会得到加强。

  如今,在行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尴尬的紧张局势。EOS曾经深刻影响了中国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培养了多家竞争对手,体现出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快速崛起。但现实是,来自中国的机器价格虽然具有竞争力而且技术先进,但对于西方买家来说,购买中国设备用于国防或航空航天应用的地缘环境已变得越来越令人难以接受。因此,EOS、尼康SLM Solutions等拥有本地制造能力的公司正受到有利于国家安全、受控知识产权和可追溯供应链等等这些大背景需求的帮助。这不仅关乎性能,也关乎信任,这让本地企业拥有了独特的优势。

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图2)

  今年Rapid+TCT展会上,硅胶3D打印技术备受瞩目,Axtra3D公司脱颖而出,其在展会期间推出了全新的硅胶材料TrueSilX50,显著拓展了行业内的材料应用范围。作为Axtra新品的补充,3D Systems还展示了其创新的“蛋壳”工艺,使用打印的树脂外壳作为硅胶注射的模具,之后将其拆开,即可得到复杂的硅胶部件。

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图3)

  麻省理工学院的衍生项目快速液体打印(RLP)工艺令人印象深刻,它以极快的速度生产出了Coperni手袋等奢侈品。这些多样化的硅胶打印方法正在线D打印可行性和商业潜力的认知。

  桌面3D打印市场持续饱和,本次展会上包括拓竹科技、爱乐酷、纵维立方和创想三维等知名中国品牌在内的众多公司,主要在改进现有模型,而非实现突破性创新。外媒同行表示,在这种渐进式改进的浪潮中,Prusa凭借持续获得高客户满意度评级脱颖而出,在Trustpilot上的表现显著优于其直接竞争对手。

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图4)

  加拿大公司Mosaic推出了Array系统,为桌面级自动化带来了全新视角。Array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移动打印农场,将四台高性能3D打印机整合成一个单元,并配备自动取下打印床的功能。该系统允许自动化的执行一系列打印任务,不需要人为过多干预即可获得一批可供后期处理的成品部件。这是桌面增材制造的务实演变,它不再只是业余爱好者的玩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批量生产。

  DFAM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其驱动力不再是手动的CAD,而是人工智能驱动的模拟和优化。像Ai build这样的公司凭借其“一次成功”的方法引领着这一潮流,提供实时热预测和打印模拟工具,最大限度减少反复试验,并最大限度提高零件成功率。他们正在向美国市场扩张,这表明寻求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的制造商对这些工具的兴趣日益浓厚。这不仅仅是用户体验的改进,而是向智能自动化的转变,其设计工具能够根据材料特性和打印机约束进行学习、迭代和调整。

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图5)

  3D Systems也顺应了这一趋势,其集成了nTop软件,该软件能够高效设计具有随形冷却流道和其他复杂内部几何形状的组件。这些工具不仅使零件可打印,还使其性能优于传统设计的同类产品。

  大幅面增材制造技术正不断发展成为一项高度战略性的能力,尤其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专注于热塑性挤出系统的Jugger Bot3D公司宣布,向火箭发动机研发商Firehawk Aerospace出售了多台聚合物大幅面制造设备,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系统将用于生产固体火箭发动机部件,标志着3D打印在推进和发射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大规模3D打印在可燃火箭部件上的应用,凸显了增材制造技术在关键国防基础设施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图6)

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图7)

  与此同时,像Amarea这样的公司正在突破多材料3D打印的界限。Amarea正在开发一种特殊的基于液滴的打印方法,能够打印氧化锆、铜和玻璃等材料。该技术采用喷墨工艺,将材料粉末悬浮在液滴中,沉积到载体介质中,然后进行烧结后处理。虽然这种方法目前仍不太引人注目,但它为使用传统上被认为与3D打印不兼容的材料来制造复杂几何形状的零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关税大背景下的美国3D打印展会:增材制造行业展现新态势(图8)

  这些进步表明,增材制造行业正在跨越“塑料零件原型”时代,迈向更基础的时代。增材制造正日益成为性能、速度和适应性与精度或成本同等重要的应用领域的主要生产方法。

  如果说“Rapid+TCT 2025”展会有什么明显的亮点,那就是增材制造并非停滞不前,而是正在转型。前几年的炒作周期或许已经过去,但取而代之的或许是更有价值的东西:专注、审慎的增长。在展会现场,各家公司并没有承诺一夜之间彻底改变制造业。相反,他们正在不断改进产品,更紧密地与实际生产需求相结合,并力图将增材制造视为一种成熟的生产工具。

  我们看到的是3D打印正在悄然常态化——它并非取代传统制造业,而是对其进行补充。无论是AI增强设计、真正的硅胶功能、跨材料系统,还是对展会策略的重新考量,其核心思想都十分清晰:增材制造正在从炒作走向实质。对于那些关注增材制造的人来说,真正的故事并非浮光掠影,而是潜藏在表面之下的根本性变革。